給想要做 Podcast 的人一個參考。
做法客電台這個節目後發現有一個很難跨越的難關,那就是我很容易被來賓的陳述說服,然後忘記要問什麼問題。這時候訪綱就很重要了。
我兩次訪問黃國昌的經驗裡,都發生過「他講的好有道理我不知道要問什麼」的緊張感,這很容易發生新手主持人訪問江湖老鳥的情況。但在第二次訪問時,因為已經有了將近一年的錄音經驗,所以這次順利利用訪綱解決這個問題。
早期我會把節目想要呈現的內容直接寫在訪綱內,意思是告訴受訪者我想要談論的內容,但是後來發現這樣做沒有太大的幫助:一來是來賓不可操控、二來是這樣會讓節目變得很僵硬不自然。
Video 需要精密的設計才能維持收視的流暢感,而 Podcast 則需要不經設計的對話來維持收聽的流暢感
所以我現在的訪綱只會把我想要問的問題簡單列出來,有些是詢問來賓的背景、從事特定倡議的動機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通常在網路上都找的到,我在錄音前會簡單搜尋一下,幫助我自己了解來賓。
我也會把我閱讀過的資料列在訪綱上,讓來賓有機會了解我腦海裡對他以及對議題的認識在哪,除了可以增加互信,有些來賓也會在開始討論前提醒某些資料來源內容的錯誤或偏頗之處在那,藉此調整訪問防線,不過重點還是維持互信。
問完背景問題後,節目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要讓來賓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我在這部分的作法是直接把各種最尖銳的問題寫在訪綱裡面。一來是這些問題有時過於嚴厲,因此事先提供給來賓,讓他知道我會這樣問,同時避免突襲破壞互信;二來,是訪問進行時可以隨時提醒我還有那些問題沒有問到,在被來賓說服的時候,訪綱也可以提醒我回到主持人該有的位子。
我兩次訪問黃國昌的經驗裡,都發生過「他講的好有道理我不知道要問什麼」的緊張感,這很容易發生新手主持人訪問江湖老鳥的情況。
我認為 Podcast 跟 Video 都需要流暢才能引人入勝,但是 Video 需要精密的設計才能維持收視的流暢感,而 Podcast 則需要不經設計的對話以維持收聽的流暢感,因為 Podcast 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好像坐在主持人跟來賓旁邊一起聊天聽他們說話,這不是可以透過腳本可以刻意營造的感受。但缺少了安排,自然的對話只會聽起來散亂,讓人摸不著頭緒。
總而言之,節目內容還是以現場聊天互動為主,訪綱比較像是路牌指引,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我自己要在那裏轉彎換話題,提醒自己還有那些東西沒有聊到。總的來說,訪綱就是一張漁網,放入對話中讓話題自然發生,答案自然而然上網,發現有問題還沒捕獲,利用訪綱提醒自己設法切換話題。
今天早上寫訪綱時發現已經要到EP51,接下來就是EP52,也就是法客電台上線即將一週年,生日願望就是法客電台可以成為Podcast長青樹,廣告接不完。